三方聚力破局!校-企-协共探luck18(中国)体育低空经济合作新路径

10月22日,中国AOPA低空经济战略合作研讨会在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召开。应市国资公司、市国控通航飞行学校邀请,北斗伏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吉林大学 / 北京化工大学客座教授、九三学社中央科技委委员陈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低空专委会(筹)常务副理事长王红民,工信部智能制造专家、中科院博士刘伟,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中国AOPA)职业教育部副主任郭红俊四位专家共同参观了院校专业设置及办学科研成果,重点考察拟建设实训应用中心的场地,三方就共建低空经济高校实训基地、低空产业学院进行了研讨交流。



会上,市国资公司、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AOPA分别介绍了各自在低空经济领域的资源储备、教学基础与行业资源——市国资公司介绍了已布局的智能机巢与低空政务平台,学院阐述了办学规模与专业基础情况,中国AOPA分享了行业标准与人才认证体系。各方围绕“人才培育、产教融合、成果落地”展开深度研讨,明确“实训应用中心建设、低空装备智能制造、低空产业学院筹建”三大核心任务,达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共担”合作共识。


中国AOPA职业教育部副主任郭红俊在研讨中提出“岗位需求反向定制”方案:计划在学院打造“教学、培训、考证”一体化CAAC执照考点,开设5个适配本地需求的特色专业方向,如针对无人机服务农特产品吊运课程,服务黄河生态监测与高速养护的场景巡检课程,目标在2-3年内培养千名“会驾驶、懂维护、能实战”的持证应用技能型人才。

工信部智能制造专家、中科院博士刘伟提出实训理念,为实训应用中心建设指明培养路径。通过“整体认知(掌握智能制造全链条)-局部实操(专攻装调检修等细分技能)-整体应用(虚拟仿真+实体实训)”三阶段,实现闭环培养,并融入AI与数据技术提升实训实效。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低空专委会(筹)常务副理事长王红民在研讨中,围绕“深化协作、整合资源”提出关键举措:一方面邀请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低空专委会发起单位,共同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与资源统筹;另一方面聚焦教学与产业衔接,提供教材评估认证服务,加强低空领域信息交流,助力校企对接,借助中国AOPA影响力链接上下游资源,实现“教学有支撑、产业有赋能、协作有平台”的多方共赢。

北斗伏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明分享了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空中红绿灯”、湖北十堰张湾区低空经济产业园、吉林长春低空智联网基础设施三大项目的落地经验,建议三门峡组织团队实地调研,以制定更贴合实际的“本土化方案”,将成熟案例转化为三门峡的落地成果。

市国资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灿在总结中表示,三门峡低空经济已实现从“规划布局”到“落地见效”的跨越,后续国资公司将锚定“主力军”定位,加快推进县级飞行服务点布局与配套体系完善,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构建常态化沟通机制,推动共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颉潭成指出,学院将全力以赴推进实训中心建设,逐步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学院,坚持大规模与高质量并重。他强调,发展低空经济是职业院校的必然路径,学院将联合各方细化措施,推动后续合作落地见效。
此次研讨会不仅是市国资公司、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AOPA三方协作的“起点”,也是luck18(中国)体育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契机。未来,三方将以此次会议共识为指引,围绕人才培养、实训建设、资源协作与成果落地四大方向持续发力,为三门峡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打造区域低空经济发展特色样板。
市国资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博主持会议,并就项目落地提出了具体要求。